首页 > 休闲游戏 > 详情

为什么很多中小CP的“优质游戏”代理不出去?

经常遇到中小CP求助帮忙将产品代理出去,可见在市场上许多中小CP都遇到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小CP为什么难以将产品代理出去?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产品推出去?

原因一、产品多发行商少,供求关系出现矛盾

根据2014和2015年的各项数据报告显示,国内的CP或超过一万家,但这里面有不少的空壳CP和小创业团队,根据手游那点事的调查预估,现阶段国内具有研发实力的CP有5000家左右,其中研发轻游戏为主的公司占40%左右,平均一个CP一年研发2款轻游戏;研发网游为主的是60%家左右,假定一个CP一年研发网游1款。也就是说,一年会有7000款左右的游戏成品诞生。

72_副本shuiying

那相对的有能力的发行团队有多少呢?手游那点事不负责任地预估了一下,广东地区大概有20家合格发行商,北京地区有30家左右,上海不超过12家,成都不超过5家,福建地区不超过8家,其它地区加起来不超过15家。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手游发行商不超过一百家。那么一个发行商一年能发行多少款游戏呢?根据2014年的发行表现,现阶段发行商一年发行的产品平均在5-7款左右,也就是说,一年总共能够发行的产品不会超过600款。产品与发行团队之间赤裸裸的“供过于求”的关系是存在的。面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量游戏产品,很多发行团队是无暇顾及的。很多时候发行商并不是不想代理,而是没有精力代理。

原因二、发行团队中负责代理产品的人不一定懂产品

尽管现在市面上的产品非常多,出现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舟”的现象,但是中小CP仍然可以依靠产品品质杀出一条血路,而这中间还会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目前有些发行团队对于游戏代理的拍板权往往掌握在“老板”的手上,但这部分人中有些人是比较缺乏一线的实战经验的,他们对代理标准、游戏品质、市场需求、运营流程等问题并不太熟悉,容易“误伤”部分优质的产品。

可见上文分析的两个原因就导致了许多CP的产品难代理出去的原因,其中或许有不少好产品也被拍死在沙滩上,那对于CP来说,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手游那点事建议:

建议一、找准发行商的“话事人”

对中小CP来说,团队中人员数量有限,组成也比较单一,其精力集中放置在产品的研发上。一般情况下中小CP的商务团队组成只有一两个,甚至有些团队是没有商务的,由公司老板充当这个角色。因此在产品推出过程中,并没有与发行商之间保持一种长期的密切关系,这导致很多发行商注意不到这类CP的产品。

75shuiying

另一方面,中小CP在与发行商之间的对接不够精准。一般来说,发行团队的核心人员构成主要有发行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商务负责人和产品对接负责人。中小CP如果想将产品代理出去,最直接有效的其实应该是找发行负责人或者产品对接负责人。但目前市场上很多CP想推产品的时候都乱找一通,能抓到其中一个成员就开始介绍,满腔热血地推荐自己的产品。其实如果找商务负责人,作用并不太明显;运营负责人又是管产品代理之后的优化等工作的。因此找到精准合适的对接人比拼命介绍更重要,“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建议二、让发行商评测人员更精准地评测自己的产品

发行团队在是否代理某款游戏的评判上有自己的标准,而这个标准首要的就是看评测出的产品品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手游类型花样众多,从题材分有体育类、益智休闲类、二次元等等;从玩法上分,有卡牌、RPG、射击类、三消类等,手游的细分领域多而广。然而每个评测人员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分析过程中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有可能存在评测人员不了解某个细分类型产品的现象。有些CP认为自己的产品其实很优质或者应该得到更高的评分,但评测结果的表现并不太满意,这跟评测人员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对于中小CP来说,要避免这种“断层”或评价不对等的情况,需要更加主动地引导发行团队认识和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一般来说,中小CP要将自己的产品代理出去会向发行商进行PPT的讲解,而在讲解的过程中,除了说明介绍产品品质、玩法、类型等问题之外,还要从综合层面上对产品进行分析,上至市场状况,下至用户玩家的属性,都要进行精准的介绍,引导发行商对游戏进行关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结果。

结语

笔者也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但问题是,光在哪里?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