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茶馆杂谈:关于云游戏的畅想

前言:这是一篇夹杂着个人感想和行业动态的奇怪文章。

 

假想一:“虽然我只有一个电视,但我无论如何都想要玩《孤岛危机3》,怎么办…”

       “滚蛋…”

假想二:“前两天我在手机上面玩了一个游戏,画面很炫,剧情也还不错。”

“什么游戏?”

       “《最终幻想13》”

       “去,别闹~”

...

……

………

假想N:XXX XXX

关于游戏,我们从不缺乏想象。

 

记得小学买了第一台国产FC,然后用一个星期的早饭钱买了一盒《吞食天地》,看着外壳那帅气的封面,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想象着这会是一款怎样的游戏。

 

满心以为画面会是这样

结果却是这样

那时的我不明白什么是FC什么是PS2,我觉得都是游戏机。

 

再然后,初中偷跑去网吧玩网游的时候,无比痴迷于传奇私服和冒险岛。那时候手机也方才在生活中出现,当时幻想着如果用手机就能够随身玩网游的话,此生足矣。

 

之后,高中攒了很久的钱买到了PSP,上面的游戏满足了我小学时对那盘卡带的幻想,或者说是远超,毕竟当时我觉得能在电视上面玩到就很满足了。

 

再之后,大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叫做掌上电脑的东西,淘了一个二手的,买了把玩了一个星期不到,在上面玩了几天初中那时无比痴迷的网游,一了夙愿。

 

很多时候,感觉未来很远,但实际上它转眼就到了。

 

上面提到的两个段子,为什么会被冠以假想,主要是他们违背了我的常识。前者如同南辕北辙,后者犹如关公战秦琼。但常识,在很多情况下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等同于我所认识到的世界,所以上面的解释又可以把它翻译成“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它们都被冠以假想。”正如之前我对游戏的幻想一样。

 

但实际上呢?

 

在2009年旧金山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面,On Live公司曾公布过一项流媒体游戏的技术,它通过全新的压缩技术突破了本地人机交互的限制,使得游戏服务器可以通过宽带与玩家进行实时互动。由于游戏是运行在远程服务器上的,因此,即使用户使用的是较老甚至完全没有显卡的电脑,也完全可以流畅运行游戏,用户还可以直接通过电视机来玩游戏。那时用来演示的游戏的名字,叫做《孤岛危机》。

 

2014年11月21日,SquareEnix宣布了一项名为“Dive In”的服务,运行平台是Android和iOS,其主要内容就是运用流媒体技术让用户的手机和平板玩上原汁原味的SE大作,所选列表首当其冲的,正是《最终幻想13》。

 

云游戏,似乎又一次满足了我们的幻想。

 

实际上,在2012 E3的时候,三星就发布过游戏云平台的服务,当时它旨在挑战上一代三大家用主机,成为继索尼,微软,任天堂后第四大视频游戏平台。它将采用云游戏技术把云游戏以全新的模式展现在TV上,因为无须游戏主机,所以用户可以随便购买一个带USB接口的游戏控制器、键盘,把它连到有宽带连接的TV或PC就行。那时负责云技术支持的Gaikai公司表示:“我们会全力推动三星进军游戏界,它很快将成为第四大主要的视频游戏平台。”

 

当然,最终结果貌似不尽人意。

 

但似乎各大厂家都没有放弃的意思,相反,对之的热情愈发高涨。

 

2014年1月索尼在CES主题演讲中发布了游戏流媒体服务PlayStation Now。利用该服务,PlayStation 4、PS Vita、智能手机、Bravia液晶电视和平板电脑用户也能在自己的设备上玩PlayStation、PlayStation 2和PlayStation 3游戏。这些游戏可通过租赁或订阅的方式获得。

在主题演讲上,索尼演示了在Bravia电视和PS Vita上玩PS3游戏《末日余生(The Last of Us)》。

 

2014年10月,OnLive宣布与三星合作,所有购买了三星Galaxy Note 4的用户都可以享受三个月的免费OnLive云游戏服务,玩家可以在三星Galaxy Note 4上玩到那些不可能出现在安卓平板的游戏;在2014年11月18日的G-star2014特别宣传会上,韩国NCSoft也正式宣布进军云游戏行。NCsoft相关人士也是利用三星Galaxy Note 4手机,现场演示了《天堂永恒》的云游戏版本。

 

NviDIA更是在2013年就推出了专门强化游戏机能的Shield系列, 目前已有掌机和平板,均为安卓系统,其主打的卖点就是“开放平台、云游戏、PC互动”,而它也确实是在慢慢兑现承诺:11月18日,NVIDIA面向北美地区发布全新的Grid服务,除了新版上线同时还会附带20款云游戏,其中包括《蝙蝠侠:阿卡姆之城》和《无主之地2》、《超级街霸4》等。

 

对厂商来说,云游戏到底有什么好处?

 

最为明显的是突破了传统游戏的一切限制,这也是最为直观的。厂商出品游戏,能很轻易地覆盖所有用户,不在需要专门针对某个平台开发,而且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其次就是版权保护,毫无疑问,运行云游戏必须是全程联网的,那样的话在对内容的保护和消费上,厂商们都是占领了完全的主动地位,通过云游戏的方式,真的能看见完全杜绝盗版的可能性。最后,不仅是游戏,厂商们还能将在发展完全成熟的商业模式搬到上面去,最直观的想象就是说不定以后我们在玩《蝙蝠侠》的时候,在读条或者暂停说不定都会弹出最新蝙蝠侠的影讯。

 

此外,云游戏也能够侧面带动用户对网络的消费能力。虽然近几年网络飞速发展,但对用户来说,实际上的利用率并不是太高;如果云游戏能够风行,那样的话用户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会大大提高,这对网络运营商来说,绝对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最后,对于之前被寄予厚望但由于政策限制而举步维艰的电视盒子来讲,云游戏或是另外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虽然云游戏前景十分美好,但它这么多年却一直不愠不火,主要它也有着自己的瓶颈。之前SE就吃过不少亏。

 

《勇者斗恶龙10》本来是SE开发的一款网游,运行平台为Wii、WiiU和PC。SE最后居然把这么一款主机网游直接移植到掌机3DS上面去了,其中的关键自然是我们一直提到的云游戏。当然,游戏发售初期,由于自身失误导致服务器负载过重、字体不适配阅读困难等问题,致使首批近6万玩家大面积无法正常游戏,甚至因为短时间无法解决服务器负载问题,逼迫SE只能停止游戏销售,引导玩家非热门时间登录游戏。

 

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和服务器,是云游戏不得不面对的难关。网络方面厂商给出来的答案差不多都是5-8M的基础带宽和10M的理想带宽,似乎不是太困难,但实际体验如何,确实有待商榷。

 

服务器这边,上例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SE在运营MMORPG方面算是很有经验了,在DQX卖出不足6万份时就遭遇服务器难以承受、且自身短时间都难以修复的窘境。也许我们对云服务器技术的掌握,似乎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高。

 

此外,从本质来看,云游戏只能算是传统游戏的终极进化,从理想状态来看,它突破了地点限制,跨越了平台,无视了机能,打破了所有传统游戏的壁障。但它并不是游戏本身的突破,它所承载的本体依然是传统游戏,从个人感觉来讲,它的惊艳之处还没有Wii的体感和3DS的触屏来的大。与其畅想一下打开电视随手就能玩上1080P的大作,我更期待什么时候能玩上i社上市的Oculus游戏。

Fin

 

本文为游戏茶馆Simy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