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茶馆透视#《疯狂来往》艳照门 拷问隐私安全

(本文为游戏茶馆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拿公共平台来做私密分享?

 

2014年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优酷上一个名为“疯狂来往”的游戏视频帐号突然火了。其发布的“吃货最光荣”游戏视频,由于含有很多裸露内容,被网友分享到海外的某些黄色网站,然后流行回国内。此事爆发后,该部分视频引起网上大量传播。也许是为了呼应方兴未艾的好莱坞艳照门,媒体纷纷把此事称为《疯狂来往》艳照门、手游艳照门。实际上,这件事情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手机App引起的用户隐私泄密事件。

《疯狂来往》不雅视频泄露事件

 

事件的起因,就是这款名为《疯狂来往》的手机游戏。《疯狂来往》是一款附属于聊天软件“来往”的手机游戏,由北京豪腾嘉科软件公司开发,由阿里巴巴旗下“来往”发行。游戏方式与综艺节目中的“你比我猜”基本一样:一位玩家持手机,将前置摄像头和手机屏幕对准另一位玩家;另一位玩家则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描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短语,让对方猜出来。游戏结束后,玩家可以选择“炫耀”,将游戏得分和过程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

 

而这个“炫耀”按钮,实际分享的视频源来自于优酷。也就是说,当用户选择分享的时候,虽然感觉只是将视频分享给了私密的朋友,但是《疯狂来往》这个APP却会先将视频发布到优酷这个公共平台上,然后再将视频插入到微信中播放。于是,用户认为是小圈子传播的东西却成为了“全国皆知的秘密”。

 

在事件爆发后,“来往”软件的母公司阿里巴巴立刻遭到了大规模的质疑,舆论纷纷指出此事有恶意低俗营销的嫌疑,而豪腾嘉科法人姜鹏系阿里巴巴集团副CTO的事实也被媒体挖了出来。《疯狂来往》本身作为阿里游戏平台的主推产品之一,与阿里的关系匪浅。在舆论一致谴责下,北京豪腾嘉科科技有限公司(游戏开发商)和浙江智乐网络有限公司(游戏运营商)在7日晚间发布了官方道歉声明。

官方发布道歉声明

 

按照该则声明所说,涉嫌泄露用户隐私的视频已经被删除,优酷帐号“疯狂来往”亦已屏蔽,并且游戏的视频分享功能也被停止。当然,由于已经有不少网友下载了视频,该部分隐私内容仍有被二次传播的可能。

 

在声明中,豪腾嘉科和浙江智乐将该事件描述成为了一个“技术失误”,并希望通过道歉、删除视频等方式来征得用户原谅并消除影响。然而,此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失误可以描述。

 

隐私保护困境:泄密总是简单,监管太难

 

这次事件的爆发,其实体现的不只是某个厂商或游戏产品的失误,而是国内整体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隐私保护困境。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各种手机应用和游戏越来越丰富,对手机功能的利用也越来越彻底。实际上,由手机应用产生的用户隐私泄密事件并不是只有这一起孤例。我们手机中的手机号码、邮箱地址、联系人信息、位置信息等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记录和收集。除了很多无良软件开发商外,连苹果、微软等公司都受到了类似的质疑。

 

于是,应用内容提供者的标准做法是要求用户授权,比如苹果手机在首次设置的时候就会询问用户是否允许上传地理位置信息。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授权要求最大的功能只是实现了内容提供者的免责,用户有时面临的泄密风险并没有因此减少。就像有媒体说的那样,用户在对一个应用授权时,总是不知不觉给了“更多”。

用户明白授权背后的含义么?

 

抛开非法窃取信息的流氓应用不谈,当一款合法应用要获得你摄像头的授权使用时,你难道会选择拒绝吗?更何况这游戏不用摄像头根本就无法进行。然而摄像头所拍下来的视频数据程序到底是怎么处理的却鲜有人关心。是用过即删?是保存到本地?还是上传到某个你不知道的地方?

 

从基本的互联网伦理上说,用户没有义务去了解他所用产品的所有技术细节,保障用户隐私权益的,应该是相关法律法规,和厂商的自律。否则,在用户难以知情的情况下要求用户承担隐私泄露的严重后果,是极度吊诡的事情。

 

不过以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手机应用有意或无意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虽然时有发生,但相关部门却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力措施进行应对。我们能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保护,但这种重视的意图却屡屡落不到实处。在实际的执法监管中,谁来负责、谁来监管、谁来牵头,甚至适用何种法律法规都还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于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私密信息安全似乎就要靠厂商的道德自律了……这靠谱么?实际情况往往是在利益驱动的面前,道德自律比一张窗户纸强不了多少。

 

题外话:关于阿里的炒作质疑

 

虽然多家媒体都在质疑本次事件是阿里的低俗营销,但大多数论述基本都是以捕风捉影居多,笔者直接在这里下个诛心之论恐怕并不合适。我们不去追究阿里在本次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只想谈一谈为何人们会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众口一词的质疑炒作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次事件正是国内互联网产业缺乏监管,低俗营销泛滥现状的注脚。上文提到的企业道德自律,在市场规律面前基本不会有什么作用。游戏行业的宣传走“裤裆路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各种无节操下限的事件营销和炒作更是此起彼伏。而最重要的是,当事者似乎获利颇丰,且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在这种情形下,网络受众对信息真实性的基本信任已经丧失。以大家的认知来看,“掌握着三万多条用户隐私视频,无成本的公布之后造成大型公共事件,并乘机炒作”这样的行为模式才是受众心中认为的“顺理成章”,更何况,阿里游戏平台通过本次事件确实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和收益——无论其是否有故意炒作的动机。

“裤裆路线”的低俗营销从来没有停止过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怎样来监管也好,呼吁厂商应该承担责任和自律也罢,都很难改变现在用户信息安全泄露容易监管难的现状。当然,我们相信这些情况可以得到逐步改善,国内的相关法规也会逐步完善。这些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沉淀,甚至需要不少司法实践的积累。然而,在这个逐步进步的过程中,用户似乎将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又如何避免自己各种“受欺负”呢……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