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账号交易诈骗频现,你知道你的账号是谁的吗?

账号交易诈骗频现,你知道你的账号是谁的吗?


年关将至各大新闻频道上播报的诈骗新闻突然增多,骗子们为了攒够过年回家的经费也是蛮拼的。众多电信诈骗案件中最近又多了几个新的案件——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这几日新闻报道了南京某玩家售卖账号被骗1500元,无锡某男子售卖账号被骗4000元……在网上检索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类似的新闻可不少。难道真的是一到年底骗子们的诈骗招数进阶了?


新闻1.jpg


市场规律是供求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购买游戏账号的需求自然少不了售卖游戏账号的供给。近日在日推上一玩家准备以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售卖自己在FGO上氪金8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的账号,国内一CF玩家最近也在网上挂出自己玩了七年的账号求网友估价。各大游戏的官方贴吧中也常常见到有人挂出自己的游戏账号售卖,小编周围也曾有同学售卖自己拥有稀有角色或装备的账号而一夜暴富的。选择售卖账号的玩家大多都抱着想要为自己氪金回本的想法,再加上有部分玩家需要这些顶级装备或高等级账号,供求相应,售卖与购买成为了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


但是在交易之前我们是否想过这些游戏账号的归属权在谁?是我们自己还是厂商?其实在被我们忽视的《用户协议》里面暗藏着归属权的玄机,在部分游戏或网站注册时的《用户协议》中写得非常明白,“游戏账号归厂商所有”。为了节省时间很少有人会去研究《用户协议》中的内容,而如果不勾选已知晓《用户协议》就无法注册账号,所以注册时大部分的人都会默认同意《用户协议》,一旦选择同意便默认了用户愿意接受这些条款中的所有内容。比如在暴雪的《用户协议》中就清楚地写到“暴雪拥有所有账号。暴雪不认可帐号转让。您不得购买、出售、赠与或交易任何帐号、发出购买、出售、赠与或交易帐号的要约,任何该等意图应是无效的,且会导致帐号被没收”。有些厂商在协议中不一定会明确写出账号归属厂商所有的话,但是基本上都会写出“同意授予用户非商业使用性质的、可撤销的、可变更的、非专有的、不可转让和不可转授权的使用游戏软件及服务的权利”,即使不会明说账号是厂商的,厂商也会表达用户所拥有的权利是厂商所授予才拥有的。而且在协议的背后大多都写到“如果XXX天没有登录游戏,自XXX天起,公司有权采取措施删除该用户账号以及该用户账号在游戏数据库中的任何记录,删除后的数据信息无法恢复”。根据各大厂商的协议来看这个账号的最终归属与处决权还是在厂商自己身上。


归属.jpg

某网站《用户协议》中关于账号归属权的限定


在账号所有权上基本所有的厂家都会默认账号属于厂商,账号上的道具、材料根据协议的内容同样被默认为属于厂商所有。在大多数的协议中都写到“游戏中的虚拟物品其归属权归XXX公司”。换一个角度想游戏内所能体验的一切都是通过厂商提供的技术实现的,自己创造的东西从归属上来说都应属于创造者。


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会像暴雪一样禁止账号的售卖或转让,部分厂商对一些卖号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厂商还会成立自己的账号交易平台。在这些交易平台上偶尔还是会看到卖号或者买号被骗的案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涉及买卖双方与厂商之间三方的协商与谈判,想要达成三方都满意的结果可是难上加难。取消交易对厂商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减少不必要的纷争,降低稀有材料的倒卖几率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游戏的公平性。账号的交易无论厂商怎样禁止都会存在,厂商们在这种无法改变的环境下只能通过协议来明确厂商与用户的权责关系,尽可能降低自己因不成功的交易而受影响的风险。


交易.jpg

某交易网站上出售的游戏账号


这些条款看似苛刻,但如果严格地实行每一条游戏内外也会少了不少不必要的纠纷。我国法律在虚拟账户归属的立法上尚有空缺,对账号归属暂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复。但是在协议中如果有“免除其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依据合同法的规定上述的条款是无效的,这样来看《用户协议》的某些完全免除厂商责任的条款还需要修改完善。


面对骗子们与时俱进的诈骗方式,提高警惕认真甄别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关于账号及虚拟道具能否交易与怎样交易问题的问题还有待法律的出台来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