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出海 > 详情

《魔兽》北美市场恶评如潮,票房也不怎么好

《魔兽》的电影几经跳票终于上映,国内的上映时间难得的早过了北美。零点首映票房惊人,一天之内斩获四亿,不论是不是魔兽的信徒,大家都纷纷来凑热闹,俨然没看过《魔兽》就跟不上时代的趋势。从分数来看,《魔兽》在豆瓣上的8.1分评价也说得过去,相比起其他的游戏改编电影,《魔兽》简直是成功典范。

 

然而在北美老家,《魔兽》则完全没有享受到类似的待遇。

 

截止到现在,《魔兽》在北美3400家影院上映已经有5天,目前总票房为2603万美元,在北美市场排名第二,票房收入相当于第一名《招魂2》的二分之一。而这个票房收入,仅占《魔兽》世界票房的8.5%,虽然确实有上映时间差存在,但是首个周末再加上一个周一周二的的总票房不敌国内首映日的总票房,着实称不上表现良好。

 

至于票房不理想的原因,则要分两方面看。

 

从市场上来说,与近几年快速起飞的国内市场相比,北美的电影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观众对电影的选择也十分挑剔。与《魔兽》同期上映的电影还有《招魂2》《惊天魔盗团2》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相较而言,本身《魔兽》的票房压力就比较大。

 

而另一方面,对粉丝的号召力上,北美的游戏玩家明显不如国内玩家这么热情。中国玩家可以说是最容易为“情怀”买单的一批玩家,虽然电影一再跳票,质量也尚不清楚,但是许多早就卸载了客户端的老魔兽玩家还是在开放预售的第一时间去购买了零点首映票。《魔兽》能在国内取得震惊好莱坞的票房,和“情怀”有分不开的关系。然而反观北美,不是没有粉丝,但是粉丝的热情度,明显和国内差了一大截。

 

除了票房不佳外,从北美各大社交网站的反馈来看,《魔兽》的评价也几乎一落到底。

 

 

 

《魔兽》在烂番茄的新鲜度只有27%,而评论区更是一片水深火热,影评人James Berardinelli从电影的表现上毫不客气的评价道:场面挺宏大,效果也劲爆,但是缺乏精彩的角色和清楚的叙事彻底毁了这部电影。

 

 


Norman Wilner在这一点上说的更为露骨:这电影太急于炫技,拼命地展现自己是个“大片”,结果却忘记给大家好好讲故事。

 

 


Fico Cangiano则从内容上评价了这部电影:《魔兽》这电影对于游戏粉丝可能有信仰加成,而对于其他人而言,就呵呵哒了。

 

 

 

Roger Moore更是否定的干脆利落:这电影无聊的我脑仁都要炸了。

 

Tweeter上,网友们的抱怨声则更大一些。类似“白瞎了有《魔兽》这个名字”或者“我全程面无表情的看完全片”之类的吐槽层出不穷。有位网友发推是称自己“最兴奋的时候是看到了《守望先锋》的时候”,众网友纷纷点赞评论:“不如和邻座约着回去打《守望先锋》吧”。


关于《魔兽》在中国票房大胜的消息传开后,美国网友也对此进行过讨论。在得知不少女性观影者为了吴彦祖去看《魔兽》之后,美国网友开玩笑称“这可能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点吧。”


而在美国知乎的Quora上,关于“如何看待《魔兽》这个电影”,网友们的讨论则更理性化。

 

综合来看,大家普遍认可《魔兽》本身的“游戏改编电影”标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会吸引大批游戏粉丝,但是在欧美市场,“游戏改编”通常就是自带的烂片标签。通常这类电影都会为了吸引更多的非粉丝观影人而对游戏情节进行删减和修改,结果就是粉丝不买账观影人没兴趣,两边都不讨好。甚至早有魔兽玩家宣称,自己死都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以免被一部烂电影抹黑了自己心中的神游戏。

 

不过邓肯·琼斯执导电影的消息传出后,观众方面的期望值一度有所回升,这位导演非常善于处理带些科幻或魔幻元素的题材,有人甚至预言:交给邓肯来拍,《魔兽》就是下一个指环王。

 

然而,电影预告片出来后,大部分人又纷纷看衰。网友评价称:这电影的预告片做的糟糕极了,大量使用CGI技术效果还不甚好,“不如去看暴雪爸爸的游戏CG动画好了”。

 

所以,对于《魔兽》在北美的表现不佳,或许只能怪北美玩家实在缺情怀。

QR code